● 南方日报记者 李强
实习生 陈婉君 李妍
通讯员 曾桂敏 符晓云
“制糖业是甜蜜的事业,我们的生活也很甜蜜。”近日,广东省妇联主办的广东十大“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揭晓,93岁的陈世治老人一家入选。他的老伴保国裕也已84岁高龄,这对制糖行业的技术专家相互扶持、淡泊名利,多项技术成果至今在全国糖厂仍得到广泛应用。
回想起当初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陈世治十分感慨。1949年前,陈世治大学毕业去了香港工作。“当时我毕业不久,经过考试进入香港较大的一家公司,当时很多人去考,最终只录取了两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很快被提升为香港这间公司的西药部主任,受到重用,工资连年提升,每月有600元港币,比一般文职人员高3倍多。“那时一名教师的月薪只有70元港币,我算是高薪待遇了。”老人笑着说。
然而那时陈世治一直想回广东,“我觉得不能只图个人的安逸,报效祖国、建设强大的新中国才是我心底的追求。”于是,他决定回乡,即便老板极力挽留,仍坚持辞职。“不仅我一个人离开,后来在我的影响下,还有5名员工也陆续回内地,投身新中国建设,报效祖国。”
1951年陈世治放弃了当时年薪近万港元的优厚待遇和高级职位,回广东参加糖业建设,先后在东莞糖厂和广东糖业公司工作,在生产一线努力研究新方法提高生产效率。那时生活物资匮乏,小小的一袋白糖也可算得上是奢侈品。“虽然月薪只有90元人民币,比在香港时降了很多,但我觉得这份工作就是我的事业。”陈世治说。
陈世治和妻子保国裕相识在东莞糖厂,因糖结缘一生。1952年,保国裕大学毕业,进入了东莞糖厂化验室工作,被分配到陈世治所带领的工作班。
“一开始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都认为制糖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是世治给我们看了很多国内外有关制糖的科技文献,让我们明白制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陈世治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保国裕笑着说,“我觉得和他能说到一起去,对事业有共同的目标。”
今年是这对夫妻结婚第61年。1953年,他们办理了登记手续,没有宴请宾朋,没有休婚假,仅仅是在陈世治的单人床旁再拼了一块床板,就算是结婚了。
他们都是专业骨干,执着于科研探索,经常到全国各地糖厂开展技术指导、项目研究工作。1956年,夫妻俩被挑选参与轻工业部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并一直在该所工作,从此两人开启了互相扶持的科研之路。
在制糖技术上有3项突出的技术成就——“五一煮糖法”“抽吸卧式管道中和器”和“甘蔗渗出法”就是由陈世治主持并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
保国裕谈起老伴的“五一煮糖法”,自豪地说:“以前煮糖都是靠有经验的师傅,效率太低,老伴发明的煮糖法可以让新手快速掌握煮糖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988年,陈世治收到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参加在古巴哈瓦那召开的关于甘蔗糖业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会议当天,陈世治用流利的英语向世界各地的代表们介绍中国糖业发展,得到国际专家的好评。大会邀请他第二天加做一场学术报告,这在国际性会议中是非常少有的。
这对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很少吵架,但对学术问题,两人都十分较真。保国裕笑着说:“他很固执,我常常反驳他。”陈世治在一旁说:“如果在工作上有分歧,我会按她说的做一次实验,然后再按我说的做一次,让实践来证明谁对谁错。不具备做实验的条件时,我们就会摆数据、讲道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在生活小事上,他们都优先照顾对方。“我爱吃鱼不爱吃肉,他爱吃肉不爱吃鱼,如果是我去买菜,就买肉回来。如果是他买菜,他就买鱼回来。”保国裕说。
退休后,他们不要报酬,至今仍继续在为制糖行业的发展作贡献,主动为制糖技术的革新提出建议,帮助年轻科技人员成长。他们笔耕不辍,常年撰写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夫妻俩热心公益,把领悟出来的长寿养生知识写成文章发表,使更多人受益。
对话
南方日报:评选上“最美家庭”,有哪些感受?
陈世治:我们参评“最美家庭”,是希望吸引社会更多人关注我国糖业发展和制糖技术进步,希望带动更多的年轻技术人才投身这一行业。
南方日报:关于健康养生有什么秘诀吗?
保国裕:我们每天早上都坚持做一个小时的运动,晚上5时,准时在家里的客厅打45分钟的太极拳。平时看书写论文,走亲访友,生活充实,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