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青素,在消费者印象当中是一种价格昂贵的抗衰老产品。不同器官的氧化损伤会引发不同疾病。如果损伤在血管,就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一般而言,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痛风、帕金森病等,发病机制都与氧化损伤有关。外源性补充抗氧化剂能有效预防和辅助治疗上述疾病。天然虾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自然界最强细胞抗氧化剂,能有效阻断氧化损伤,其抗氧化力远好于其他强抗氧化剂,相当于维生素E的1000倍,茶多酚的200倍,花青素的150倍,灵芝孢子油的100倍,辅酶Q10的60倍,番茄红素的20倍。这种新型的保健品效果不错、前景被看好。但在淘宝网,虾青素相关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价格相差悬殊,既有1元亲民价,也有几千元的高价格。因为市场鱼龙混杂,其品质、含量都难以有一个可靠的保证,因此人们更青睐进口的虾青素。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黄俊潮带领团队深耕虾青素研究16年。他告诉记者,质量上不同厂家有所差别,但如果产品原料来源、配方控制得好,国产产品质量不会比进口的差。
“现在关于虾青素的研究有几百篇文献,尽管大部分是细胞模型和动物实验,但我们已经确认只要他是野生的藻类来源的虾青素,含量足够,且各项生产指标符合国家规定,就会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面对国内虾青素乱象,黄俊潮肯定地告诉记者。
在几种提取来源中,最好的天然虾青素来源是雨生红球藻,被视为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全球包括欧盟、美国、日本、中国明确批准可用于食用的也只有这种藻源的虾青素。
“虾青素的分子构型有三种,天然来源的主要是S-型虾青素。”黄俊潮介绍,市面上有不法商人将其他构型的虾青素制作成功能食品低价售卖是违法的。
雨生红球藻及虾青素市场处于快速发展中。目前主要生产商为Cyanotech、Valensa、Fuji、 Algatechnologies等,国内主要有云南时光印迹、云南爱尔法、昆明白鸥生物等。2013年全球实际总产量约400吨,国内因多种原因还未形成稳定产能。市场供应总体处于“饥饿”状态,缺口很大,发展空间广阔。
《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虾青素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吸引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而主要研究集中在虾青素功能、自然资源的发掘、雨生红球藻培养技术的提高以及虾青素下游产品的研发。总体上美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早期在相关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国内研究起步较晚,早期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近年在雨生红球藻规模化培养方面取得较好的进展。云南省昆明市已发展成我国天然虾青素原料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地多家雨生红球藻养殖企业生产的藻细胞达到国际质量标准而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尽管雨生红球藻已被我国列为新资源食品,但我国在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相关的下游产品研发方面明显落后,这与国家对保健食品的管理制度有关。
虽然可以对国内的虾青素生产技术充满信心,但国内少数研发机构缺乏商业运作能力,中国成为虾青素原料出口国,出口再转内销,不免让国人感到沮丧。
除却商业操作的行为外,决定虾青素价格的关键在于产品的质量,包括虾青素的来源、含量及人体高吸收效率的产品配方。目前,国际上天然虾青素主要来源于雨生红球藻。
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对温度、光照、pH值等环境条件要求苛刻,若水温超过30℃就会死亡,低于8℃就立刻停止生长。恰好云南昆明满足雨生红球藻对环境的要求,因此昆明成为全国最大的虾青素原料产地。
“我们选用产于无污染地区的采用封闭式管道无菌培养的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高达6%,远高于只含1%-3%的其他来源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提取高功能的S-型虾青素,保证产品的高质量水准。”黄俊潮介绍。
“我们至少保证每1粒胶囊中虾青素含量相当于1公斤野生三文鱼肉中虾青素的量。”黄俊潮对团队培育的产品充满信心。
他表示,作为食品和添加剂,云南目前尚能满足全国产能。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原料和产品的高品质,他们采用雨生红球藻虾青素指纹化标准检测技术,准确鉴定虾青素的来源及品质。
除了生产乱象以外,由于虾青素得不到好的挖掘,产品过于单一也成为虾青素产业的痛点。他透露,团队正在尝试开发虾青素系列产品。“市场有什么需求,我们有能力解决问题。有一些厂商想开发虾青素饮料,我们正在研发中。”
对于虾青素产业链条中的定位,黄俊潮明确地指出:“我们团队在应用基础研究上国内外有一些名气,从生物合成、自然资源挖掘到研发新的物种、通过经济作物生产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介绍,黄俊潮研究团队装备有从事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研发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现有虾青素研发人员10余人,具备研发国际一流的虾青素相关产品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