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动态

膜脂降解参与采后香蕉冷害的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1日来源: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广东盛产名优岭南水果,岭南水果喜湿热,采摘后易发生衰老、病害等品质劣变。香蕉是世界主要经济水果,在鲜果贸易中居首位,是华南地区北运和出口的主要水果。低温贮藏是延缓水果采后成熟衰老、抑制病原菌生长和保持品质的常规方法,但香蕉等岭南水果对低温敏感,低温贮藏时易发生冷害。冷害是香蕉等水果保鲜过程中的重要生理性病害,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精准调控水果保鲜对开发果蔬保鲜技术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然而,脂质容易被活性氧氧化,导致膜磷脂降解,造成细胞膜损伤。研究表明,低温可加速细胞膜损伤,加重冷害症状。我们探究香蕉冷害前后果皮脂质的变化,解析氧化膜脂的精确化学结构,对阐明膜脂质的氧化降解模式、揭示冷害发生机制和开发果蔬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低温是通过何种路径调控香蕉冷害的内在机理和其它非生物胁迫是如何参与果蔬的品质劣变两个科学问题,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及工作期间开展了南方特色水果品质劣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以第一作者Food Chemistry(IF2018:5.399),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IF2019:4.303)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通讯作者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科学院“千名博士(后)”引进专项1项。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蒋跃明研究团队合作,研究成果深入揭示了香蕉果实冷害前后,果皮中的脂质变化情况:香蕉冷害后,果皮中的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下降,磷脂酸(PA),溶血卵磷脂(LPC)和溶血脑磷脂(LPE)含量上升。脂质分解代谢中国的两个酶,磷脂酶D(PLD)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增加,膜脂降解产物MDA(丙二醛)含量增加。该项成果重点阐述了果实冷害前后的关键脂质和脂质的降解路径,为果蔬保鲜技术改良提供新的视角。近日,该成果在中科院二区期刊Foods(IF2019:4.092)上发表,题目为《Revealing Further Insights on Chilling Injury of Postharvest Bananas by Untargeted Lipidomics》,该文章第一作者为我所刘娟博士,通讯作者为我所陈骏佳教授和中科院蒋跃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