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系隶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广东省科学院深入推进“一院两制三体系四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整合生物工程及健康医学资源组建的新研究所, 是省科学院“生物与健康”板块的核心科研机构。 在广东省科学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改革政策的支持下,研究所全力推进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并根据相关政策给予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是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创富的最佳平台之一。
一、人才引进类型及条件
(一)杰出科学家
作为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能够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外籍及发达国家院士,或具有上述相当成就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原则上年龄不超过65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 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70周岁)。
(二)省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
1、“百人计划”A类人才
海内外著名大学的教授,海内外著名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能带领本学科在其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 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55周岁),相当于下列水平人才:
(1)国家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
(2)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国家重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负责人;
(5)“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7)国家科技奖励第一完成人;
(8)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团队带头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领军人才;
(9)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主任。
2、“百人计划”B类人才
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副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或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正高级职务的人才,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级研发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45周岁),相当于下列水平人才:
(1)“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
(2)“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3)国家领军人才青年计划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4)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5)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6)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高级研发人才。
3、“百人计划”C类人才
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拥有正式科研职位的杰出人才,或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副高级以上职务的优秀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 特别优秀者可放宽,但不超过40周岁),且近五年科研成果符合下列条件的一项:
(1)在《Science》、《Nature》、《CELL》或SCI(影响因子20以上)的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者在影响因子大于10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本人排名第一或为通讯作者;
(2)自然科学类,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国科学院JCR1区或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上发表6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3)所发表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术论文经SCI检索,单篇近五年被其他人引用50次以上;
(4)相当于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获得者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的人才;
(5)其他学术地位、水平与此相当的人才。
4、“百人计划”D类人才
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后(至少完成一期)。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且近五年内作为第一作者在JCR2区以上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其中1区不少于2篇)。
5、“百人计划”特别引进人才
省科学院根据总体发展规划,针对新建学科领域、新建机构,面向海内外著名大学的教授,海内外著名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由院定向组织实施引进的战略科技人才。年龄不受限制。
(三)特殊人才
有一定的应用型基础研究经验,研究成果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四)院“千名博士(后)计划”人才
国内外高校毕业的博士、博士后和进省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
(五)急需、紧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二、人才待遇
按照广东省委《关于我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发【2017】1号文)、《广东省科学院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确定人才待遇,符合事业单位入编条件的,经考核合格后按规定程序办理入事业编手续。各人才类型及相关待遇如下: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人才类型及待遇
三、招聘岗位及要求
(一)糖业技术中心
面向国家糖业发展战略需求,开展绿色制糖与智能装备、糖业综合利用等研究及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现有科研人员3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职称12人,博士5人,形成了一支由发酵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制糖工程、高分子材料、机械设计、自动化及电子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队伍。
(二)生物工程研究室
围绕国家大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与健康产品等重大发展需求,将团队布局在环境与健康生物技术、功能性生态环境材料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三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室以工业术为基础,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聚焦于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开发,兼顾重大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5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5人,博士25人,形成了一支由生物化工、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微生物与酶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农学、植保学、有机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队伍。
(三)分析检测中心
开展食品、农产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测与标准化研究,现有科研人员100余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超过50人,博士7人,形成一支由分析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药物分析、生物医学、兽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队伍。
(四)医学工程研究室
立足于国家和广东省生物与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团队研究基础及成果,开展以快速、精准、无创、便携、可穿戴、连续、智能为核心,致力于基因指纹、细胞图谱、生物标记分析定量软硬件与检测试剂研发,以及超敏、定量、多标乃至智能化、云端化的新型诊断产品及其配套设备,涵盖核酸迭代定量技术、多重基因复合分析方法、仿生学人体器官/芯片模型,高通量细胞异质性表观遗传学检测手段,以及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全自动诊疗仪器开发等工作。团队拥有材料合成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GMP级细胞房/细菌房、屏障级动物实验室、暗室与光学平台、病理实验室等实验室;同时拥有实时荧光PCR仪、数控微流控雕刻机、热压芯片封合机、UV曝光仪、氧气等离子键合机、光纤激光刻印机、原位扩增仪、电泳分析仪、紫外凝胶成像仪、电化学工作站、四探针电阻测试仪、光度仪、真空旋涂仪(匀胶机)、全自动化学发光成像系统、超微量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扫描电镜、细胞培养箱、高速冷冻离心机、组织脱水包埋仪、石蜡切片机、红外热像仪、激光散斑对比成像仪、3D扫描仪等较全面的仪器设备。
(五)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室
围绕国家、广东省的重大政策要求,瞄准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发展前沿和产业需求,依托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用电子仪器及高分子材料制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疗器械重点科研基地、SPF级动物实验室等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开展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组织再生修复前沿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20余人,博士11人,广东省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3人,形成了一支由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
(六)工程化验证部
开展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的体系建设,专注生物工程、医学工程的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高效、安全、可靠等特殊需求,开展技术验证、工艺设计、二次开发等技术育成解化,承载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满足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标准化、法规化、市场化需求,助力科学研究跨越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关键转化环节。
四、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10号大院
联系人及电话(拒绝广告来电):
020-84179173 马老师
电子邮箱:sirirszp@163.com
请应聘人员将个人简历(应届生需附导师评价意见,外语原件请附上翻译件)及《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以附件形式发送到邮箱:sirirszp@163.com, 邮件主题及简历名称为“应聘岗位(人才类型)+专业+姓名+毕业院校+研究方向”。对于提供虚假信息或材料的,一经发现,取消录用资格,并视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单位)。
附件: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